最近天氣都開始涼又有紅色火災危險警告,開暖爐同時好容易令到室內空氣濕度下降。所以特別需要留意室內氣候並在必要時進行調節。室內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40%至60%之間,低於或高於此範圍,空氣就會過於乾燥或潮濕。
秋季正確通風:注意事項
秋季適當通風對營造舒適的室內氣候和保持最佳濕度至關重要。由於天氣多變,通風時需靈活調整。
若選用電暖爐,一定要確保室內空氣流通,建議每天通風2至3次,每次時間較短。交叉通風效果最佳,能加快空氣交換,同時避免過多暖空氣流失。通風時間通常以室外氣溫越低,通風時間越短為原則,每次約5分鐘即可。
當外面天氣溫暖晴朗時,可以稍微延長通風時間,引入新鮮空氣。

幾時開始用暖爐?
其實就無限定,但若屋企有老人家就可能要早啲開始使用,避免老人家出現低温症狀或易患流感。一般舒適溫度範圍為20至22°C,但也有人喜歡稍冷或稍暖一些。所以可以有多檔温度調節嘅暖爐或冷暖風機就更有彈性。
同時要避免使用時間過長。因為電暖爐的溫度約在 40~50 ℃之間,人們對過熱溫度比較低戒心,一不留神就會長時間近距離使用,就可有機造成低溫燙傷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45 ℃以上接觸超過 30 分鐘,皮膚組織就有機會受傷,超過 4 小時則會造成明顯傷害。
電暖爐應盡量遠離皮膚、易燃物,如床上用品、衣帽物、梳化、窗簾,最好保持 1 公尺以上,而家不建議長時間直吹皮膚使用。由於長者、嬰幼兒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病患者、行動不便者,對於溫度的反應較緩慢,所以不應把電暖爐放太近。

秋季室內氣候調節設備
由於秋季氣候多變,各種設備可協助營造舒適的室內氣候。
使用濕度計監測空氣濕度,根據室內相對濕度調整通風習慣。理想的室內相對濕度為40%至60%。當氣溫下降,空氣可能過於乾燥,這時加濕器有助提升空氣濕度。














